湖南工程学院欧亿6蓝狮登录入口坚持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定位,紧紧围绕“重基础、宽口径、强实践、擅应用”的培养目标,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、工程实践能力强、综合素质高的大电类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。办学70余年来,学院培养了德国“IF奖”“红点奖”获得者黄兵、“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”袁君奇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姚鹏等大批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,育人特色鲜明、成效显著。
教育教学“思政引领” 筑牢本科教学阵地
学院推进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,实现“四全覆盖”,即课程思政覆盖全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、全部课程课堂教学、全部课程使用教材、全部专任教师,紧紧抓住专业教师队伍“主力军”、课程建设“主战场”、课堂教学“主渠道”,使所有专业、所有教师、所有课程、所有课堂都担负起育人责任,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效应。让价值引领“如盐在水”般融入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,达到“春风化雨”的育人效果。
学院形成课程思政蓝本133门;打破校企隔阂,围绕“机器人”“智慧能源”和“智能电机”等,开设校企联合开发课程32门;以专业认证“产出导向”为标准,78门核心课程建立“专业认证资料包”;“虚实结合、线上线下混合、校企融合”打造“金课”,设立含131个企业案例的“卓越计划优秀教学案例库”,深挖细琢,不断充实课程资源;拓展国际化视野,平均每年选派20余名教师赴境外研修,同时引入六大优秀核心课程模块融入教学。
学院还设立“优秀教学方法案例库”,从“厚植家国情怀”“勇担制造强国使命”“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”出发,通过挖掘典型案例来引领学生成长,确立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与特色。“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,不仅要有工程教育的‘血肉’,更要有思政教育的‘灵魂’。”学院党委书记黄望军表示。
校企协同“实践育人” 夯实工程教育之基
“我将多年的产学研合作经历结合教学,让学生了解第一手企业信息。”长期致力于产学研合作的杨跃龙教授表示。学院教师将企业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,以海量的实践案例丰富课堂内容、激发学生兴趣。
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,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。在“3+1”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,学院走出了一条“产教融合打造全链条体系,协同合作共促校企发展”的新路。
学院将“工程实践创新能力”主线贯穿大学四年,学生在完成课内实验的同时,结合第二课堂的“双百”工程训练(完成100个程序设计、100个电路设计),夯实基本工程能力。学院充分与企业合作,创建“分段递进式”培养模式,将累计一年的学生企业学习分为轮岗实习、工程项目设计与工艺训练、毕业设计3个阶段,对在企业实习的应届毕业生采取“双导师”制度,即企业导师和学院导师共同全程指导毕业设计。学生毕业设计课题90%来自企业项目,将毕业设计答辩“搬”到企业一线。
“每年毕业设计答辩,我们都邀请企业导师来现场,一方面观看学生答辩,了解学生综合素质;另一方面,让学生创新思维为企业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应用价值。”学院院长万琴表示。
搭建平台“双创赋能” 学生练就硬核技能
“走,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去。”这是学生课后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。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被学生称为“卓越工程师摇篮”,从这里走出了不少国家、省、市级竞赛一等奖获得者。
创新创业教育是本科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对激发学生潜能、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作用。基地实行全开放运行机制,以教师为主导、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,组建了一支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强的团队。不同专业、不同年级、不同学习方向的学生根据项目组成小组,在基地开展研究性、创新性学习,形成了从高年级到低年级的“传、帮、带”培养模式。
除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,学院还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,联合湘电集团有限公司等344家企业成立“智慧能源·机器人”现代产业学院,打造三大“产业现场式”实践基地群。“湘电国家工程实践教育基地”“正泰低压电器”“粤嵌众创空间”等,组成了校内“工厂场景式”、校外“产业现场式”实践基地群。平台和资源的融通,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初体验中锻炼能力、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厚积薄发追求卓越 人才培养喜结硕果
多年来,学院致力于大电类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,扎实推进课程建设,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,推动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,人才培养结出丰硕成果。
近年来,学生承担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217项,参加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12项,其中国家奖项24项;参加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数量排名全国第七、湖南省榜首。同时,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6%以上,进入国家电网、中车时代、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就业的人数居同类高校前列。
当前,学院专业建设实现了新的跨越,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,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,3个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或受理;承担省部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128项,出版“卓越工程师”系列教材15部,发表教研论文64篇,形成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文件344份;卓越计划专业成果培养经验入选国家“卓越计划十大典型案例”,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。学校2016年成为“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”副理事长单位,主办、协办全国性会议4次,成果推广应用到20余所高校,开创了大电类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。
学院以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、以产教融合为导向,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,聚焦国家及区域经济、新兴产业发展需求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更多大电类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,为国家、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湖工力量。
中国教育报:http://paper.jyb.cn/zgjyb/html/2022-10/11/content_614872.htm?div=-1
(审核:黄望军 万琴 庞洁丽)